“閱兵”用英語怎么說?
近日有關(guān)閱兵演練的視頻和細節(jié)頻頻流出
大家也都在興奮地討論著國慶大閱兵
值此新中國七十周年誕辰的國慶大閱兵也讓中國人心中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各國閱兵的英文用法
印度“閱兵”的正式名稱是Delhi Republic Day Parade
即在印度德里舉辦的共和國日(印度國慶日)
ParadeParade雖然被約定俗成地翻譯為閱兵
但并不十分準確:
The
parade is borrowing from French language. It is a procession of people, usually
organized along a street, often in costume, and often accompanied by marching
bands, floats, or sometimes large balloons. Parades are held for a wide range
of reasons, but are usually celebrations of some kind.
Parade借詞自法語,指的是一隊人進行的一種活動,通常沿著街道組織,在過程中穿著各式服裝,并且還伴隨著樂隊演奏、花車或大型氣球。舉行Parade的原因有很多,但通常都是某種慶祝活動。
也就是說Parade本意是游行和巡游
而在中文的語境中閱兵則特指Military Parade
關(guān)于這個詞,英語里面是這樣解釋的:
A military parade is a formation of soldiers whose movement is restricted by close-order maneuvering. The military parade is now almost entirely ceremonial. A massed military parade may also hold a role for propaganda purposes, being used to exhibit the apparent military strength of one's nation.
Military Parade是一隊士兵按照隊列命令,組成方隊前進。Military parade通常具有很強儀式性,大規(guī)模的military parade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也可以用于展現(xiàn)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
所以說,嚴格意義上講只有由軍隊(Military)主導的Parade才是“閱兵”
而之前我們提及的“印度閱兵”正式名稱其實是“德里共和國日游行活動”,印度軍隊只是活動的參與者之一
因此,其在形式上自然更像是一場印度人喜聞樂見的嘉年華式巡游了
SHAPE \* MERGEFORMAT
說完了Military Parade和Parade的區(qū)別
我們再來看看一些重要的閱兵術(shù)語英文該怎么說~
Goose step / 正步
正步是閱兵分列式中常見的行進步法,其英語名稱因其動作像鵝走路而得名。正步起源于18世紀的普魯士王國(Kingdom of Prussia),后來被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很多國家借鑒采用。
雖然各個地區(qū)的正步步法有所區(qū)別,但總體上要求士兵在行進時保持上身直立,兩腿繃直邁出,兩腳用力著地,整個方隊遵循一定節(jié)奏整齊前進,以此展現(xiàn)軍隊的威嚴和整齊劃一。現(xiàn)代國家中使用的正步主要分為英式正步和普魯士-蘇式正步,前者常見于英聯(lián)邦國家,后者常見于受到德國和蘇聯(lián)影響的國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正步是在普魯士-蘇式正步基礎(chǔ)上,按照中國人的體型特點改進而來。
Honor guard / 儀仗隊
儀仗隊是軍隊中執(zhí)行禮儀任務的分隊,由陸、海、空三軍人員共同組成,或由某一軍種人員單獨組成。儀仗隊是一國軍隊組織的象征,通常在國家重大慶典、外賓來訪、軍營開放等活動中執(zhí)行禮儀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名片——三軍儀仗隊,被網(wǎng)友們親切地稱為“中國第一天團”。
Colored Guard / 護旗隊
護旗隊指守護軍旗、戎旗和軍團旗(Military Color)的衛(wèi)隊,其中負責擎握軍旗的人被稱為掌旗員(Ensign,和海軍少尉同名),護旗隊在閱兵中通常由儀仗隊擔任,并在第一個出場。護旗隊護衛(wèi)的軍旗可以是一面,也可以是多面。九三勝利日閱兵中,每一個徒步方隊都有多面戎旗。
Pass in review / 閱兵式
閱兵式又叫檢閱,是閱兵首長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的儀式。閱兵式前,閱兵指揮會向閱兵首長進行報告,然后陪同首長檢閱部隊。閱兵式過程中,首長和受閱士兵之間可能有互動式的呼號,例如我們中國的“為人民服務”和俄羅斯的“烏拉”。
Marching Band / 行進樂隊
行進樂隊源于線列步兵(Line infantry)時代的傳統(tǒng),那時的步兵需要以密集方陣齊頭并進,通過最大集中火力來克服燧發(fā)槍打不準、射程近的缺陷,而指揮步兵方陣前進和步伐的,正是走在步兵方陣最前面,以鼓手為代表的行進樂隊。
雖然現(xiàn)在步兵戰(zhàn)術(shù)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世界上還有一些軍隊保留由行進樂隊引導徒步方隊分列式的傳統(tǒng),行進樂隊還結(jié)合了步兵操演和音樂表演,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介紹了這么多關(guān)于閱兵的知識想必大家對十月一日的大閱兵會更加了解了。
相信新中國轉(zhuǎn)型重塑、意氣風發(fā)的人民軍隊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